常用的DNS有哪些类型?
最近更新时间:2025-11-06 15:16:49 来源:51DNS.COM
DNS作为互联网的“地址簿”,负责将人类易记的域名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IP地址,而不同类型的DNS服务器承担着不同的解析职责,共同保障网络访问的高效与稳定。了解常用的DNS类型,不仅能帮助用户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DNS服务,还能让网站管理者优化域名解析策略,提升网站访问体验。但是,很多人对于DNS只停留在上网必备,分不清它的类别。接下来,就由我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常用的DNS类型。

在了解具体DNS类型前,需先明确DNS的层级架构。DNS采用分布式层级结构,从顶层到底层依次为根DNS服务器、顶级域DNS服务器、权威DNS服务器和本地DNS服务器。当用户发起域名解析请求时,请求会按照这一层级逐步传递,最终获取IP地址并返回给用户。那么,常用的DNS有哪些类型呢?
根据在解析过程中的角色和功能差异,常用的DNS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1、根DNS服务器
根DNS服务器是DNS层级架构的顶层,全球仅有13组,负责管理顶级域DNS服务器的地址信息。当本地DNS服务器无法直接解析域名时,会首先向根DNS服务器发送请求,根DNS服务器不会直接返回目标IP,而是告知本地DNS服务器该域名对应的顶级域DNS服务器地址。
根DNS服务器由国际组织统一管理,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影响全球互联网的正常运行,因此采用了多节点分布式部署,确保即使部分节点出现故障,也不会影响整体解析服务。
2、顶级域DNS服务器
顶级域DNS服务器负责管理特定顶级域下的域名解析,如“.com”“,.cn”“,.org”等均对应各自的顶级域DNS服务器。当本地DNS服务器获取到顶级域DNS服务器地址后,会向其发送解析请求,顶级域DNS服务器会返回该域名对应的权威DNS服务器地址。
顶级域DNS服务器由各顶级域管理机构负责维护,其主要作用是将解析请求引导至正确的权威DNS服务器,是连接根DNS与权威DNS的重要桥梁。
3、权威DNS服务器
权威DNS服务器是存储特定域名解析记录的服务器,拥有该域名解析的最终决定权,域名持有者通过域名管理平台配置的解析记录均保存在权威DNS服务器中。当本地DNS服务器获取到权威DNS服务器地址后,会向其发送请求,权威DNS服务器会直接返回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或其他解析结果。
权威DNS服务器分为主服务器和从服务器,主服务器存储着原始解析记录,从服务器通过主从同步获取解析记录,起到冗余备份和负载均衡的作用。对于企业而言,选择高性能的权威DNS服务(如帝恩思DNS)能提升解析速度和稳定性,保障网站访问体验。
4、本地DNS服务器
本地DNS服务器是用户设备直接对接的DNS服务器,通常由网络服务提供商分配,也可由用户手动设置。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域名时,设备会首先向本地DNS服务器发送解析请求,本地DNS服务器会先查询自身缓存,若缓存中有该域名的解析记录,则直接返回给用户;若没有,则按照DNS层级架构依次向根DNS、顶级域DNS、权威DNS服务器发起请求,获取结果后返回给用户,并将结果存入缓存,以便后续同类请求快速响应。
本地DNS服务器的主要作用是缓存机制,它能大幅减少解析请求的传递次数,提升解析效率,是优化用户网络访问速度的关键环节。
5、公共DNS服务器
公共DNS服务器是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开放DNS服务,用户可手动将设备的DNS设置为公共DNS地址,替代ISP分配的本地DNS。常见的公共DNS包括谷歌DNS、帝恩思公共DNS(223.5.5.5)等。
公共DNS通常具有解析速度快、抗污染能力强、无广告劫持等优势,适合对网络访问速度和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用户。部分ISP的本地DNS可能存在解析缓慢或广告劫持问题,切换至公共DNS后可有效改善这些问题。
常用的DNS类型在互联网解析体系中各司其职,从根DNS的顶层指引到权威DNS的最终解析,再到本地DNS和公共DNS的用户端服务,共同构成了高效、稳定的域名解析网络。选择可靠的权威DNS服务,是保障网站的访问稳定性的前提。在数字化时代,清晰认知DNS类型,是提升网络使用体验和网站运营效果的重要前提。